金年会



金年会

今天是:
XML 地圖

學生社團
NEW
主頁 > 學生園地 > 學生社團 > 正文

全國國學大賽第一名!——二十四中傳統文化教育成績斐然
時間:2017-05-16 15:44 |來源:金年会 |作者:劉豔華 |點擊:
在剛剛結束的第二屆中華之星國學大賽複賽中,我校有44名同學獲獎, 高一年級宋佳骥同學從來自全國的8000多名高中生中脫穎而出,以總分112.5分獲得全國第一!田皓文全國第十名!可喜可賀

 

    在剛剛結束的“第二屆中華之星國學大賽複賽”中,我校有44名同學獲獎, 高一年級宋佳骥同學從來自全國的8000多名高中生中脫穎而出,以總分112.5分獲得全國第一!田皓文全國第十名!可喜可賀!下面是獲獎名單:

全國一等獎:
高一年級  宋佳骥、田皓文、張啟軒、張心蔚、林潤涵

高二年級  李鑒文

全國二等獎:
高一年級  薄皓之、滕龍雪、趙梓雯

高二年級  于爾安、張骁、苗逸凡

全國三等獎:
高二年級  張弛、劉昕冉、王若晨、婁泰榮、孟祥熙

省級一等獎:
高二年級  王常陽、蘇梓晴、謝欣玺、程子佳、王馨悅、吳桐、金雍婕、王鼎馨

省級二等獎:
高一年級  鐘瑞時

高二年級  王子瑞、潘穎如、尚靜萱、馬赟

省級三等獎:
高一年級  趙佳源、

高二年級  孫兵、關意為、呂亞楠、張琳琪、崔雅宣、黃官才華、李思佳、薛瑞、李佳睿、許聖卓、楊浩鑫、劉桠靈、楊東魁

    “中華之星國學大賽”以“弘揚傳統,熱愛生活,提升素養,培育人格”為理念,自2016年4月正式啟動以來,已有數萬名學生參賽。大賽通過國文、國藝項目的展示,多元呈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熱愛國學的學生搭建一個激勵國學學習、培養思辨能力、展現綜合素質的平台,讓更多的學生“愛讀國文,樂學國藝”,讓更多國人了解并喜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從中汲取精神的力量。

    此次複賽試題延續了大賽一貫的創新風格,運用情景化和審辯式思維結合的創新形式,涵蓋古詩文聯對、古詩文理解、國學常識、綜合寫作等多方面的内容,全面考查選手的國學素養及審辯式思維。經過初賽複賽的角逐,我校的選手恰恰能運用科學的思維方式,展現國學素養和審辯式思維,被選拔出來的選手既符合自主招生的要求,也能夠助力高考,選手們備戰大賽的過程,也是備考高考的過程。

    24中作為有着豐厚曆史文化積澱的名校,一直重視國學教育,厚積薄發,砥砺前行。24中一直重視傳統文化教育,從課程研發到社團活動,從騁懷論壇學術講座到班會和國旗下的講話,都充滿了傳統文化氣息。學校選修課開設《國學》《中華文化經典研讀》等課程,四十多個學生社團中“國學社”“風吟劇社”“藍帆文學社”以多種活動承載傳統文化的傳承。領導的重視,各個部門的支持,老師同學的努力,都為國學的深入人心造就了絕佳的環境,提供了良好的氛圍。 “國學社”的“社員專題主講”、“名家走進國學社”、“指導教師講座”以及每年一屆的“兩岸三地國學夏令營”活動,都昭示了24中人對傳統文化傳承所做的擔當。基于我校在國學方面的努力和成績,我校“國學社” 2015年11月被共青團中央、全國學聯、全國少工委聯合評為“全國優秀中學生國學社團”,2016年11月被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校園文學委員會、中國教育學會、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教師教育分會聯合評為“全國優秀校園文學社團”。2017年我校參加“全國中學生經典閱讀大賽”有9人獲得國家特等獎,19人國家一等獎,17人國家二等獎,我校被評為“全國經典閱讀大賽優秀單位”。在曆屆“語文報全國中學生大賽”中我校成績輝煌。這些都是我校重視傳統文化、校園文化蓬勃發展的寫照。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學習和繼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每一個中國人的重要使命。習近平同志指出:“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積澱着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标識,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提供了豐厚滋養。”習總書記強調,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立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加強新形勢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教育部制定了《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綱要》指出,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要堅持與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結合,堅持與時代精神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相結合,堅持與學習借鑒國外優秀文化成果相結合,堅持課堂教育與實踐教育相結合,堅持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相結合,堅持針對性與系統性相結合。《綱要》強調,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要以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為核心,以家國情懷教育、社會關愛教育和人格修養教育為重點,着力完善青少年學生的道德品質,培育理想人格,提升政治素養。強調分學段有序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系統融入課程和教材體系,全面提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師資隊伍水平,着力增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多元支撐。《綱要》還要求,各級黨委教育工作部門和教育行政部門要把加強對青少年學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作為一項戰略任務,與宣傳、文化、新聞出版廣電等部門以及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密切配合,建立健全黨委統一領導、黨政群齊抓共管、有關部門各負其責、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工作機制,形成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合力。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評價和督導機制,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教學研究,為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提供堅強保證和良好條件。

    我校繼承發揚了學校的優秀文化傳統,遵循《綱要》精神,以多種形式踐行了《綱要》繼承和發揚傳統文化的宗旨,培養有卓越意識、國際意識,有責任心、榮譽感、愛國情,人格自尊、行為自律、學習自覺、成長自強的優秀學生,緻力于培養思維敏捷、全面發展、特長突出,具有社會責任感和國際視野的高素質人才。正如《周易》所言:“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二十四中以卓越的眼光和教育情懷把她的學子帶向遠方,帶到高處。

 

二十四中語文組 劉豔華

2017年5月11日

 

附:國學社獲獎證書 和牌匾

2015年11月全國優秀社團

國學社團先進

下面附上部分獲獎學生感言

複賽全國第一名宋佳骥同學的感言以及同學、老師對她的評價。              

                 

願上下求索

    我叫宋佳骥,“乘骐骥以馳騁兮,來吾道夫先路”的骥。

    語文老師說,我的國學功力一定是從小打下的基礎。但其實并非如此,在我和傳統文化的緣分中,并沒有任何所謂的童子功或是家學淵源。十年前我的同齡人在家長指導下背誦唐詩宋詞時,我背誦的卻是圓周率。直到我走進初中,我家中的國學典籍也僅限于幾本帶拼音且經過删減的兒童讀物,如《詩經》《笠翁對韻》等。

    而我對傳統文化的興趣愛好,大多來源于刨根問底的精神和無所畏懼的自信。當日決心買下正版《詩經》,是因為不解為何拼音讀本裡沒有選入課本的《采薇》;《紅樓夢》中對吟詩作賦的描寫使我無法釋讀,于是我自學了詩詞格律;而面對《楚辭》之艱澀,《尚書》之古奧,我并未望而卻步,隻因對自己的理解能力懷着異常執着的自信心。

    兩年前的春天,同樣是四月下旬,同樣在花事正盛的沈陽,我曾代表大連市參加中國漢字聽寫大會遼甯省分賽。雖然大連隊最終折戟沉沙,但比賽中的經曆讓我對鑽研古籍更加有了熱情和信心。因此時隔兩年,又是四月下旬,我再次來到沈陽,再次參加此類比賽,頓時有“前度劉郎今又來”的感慨。當晚我還在車上口占七絕一首:“千裡青衣辭舊鄉,敢将行處拟劉郎。夭桃未盡堪同醉,隔歲猶當決缥缃。”此時我不敢作豪言壯語,隻因不曾想到比賽成績會給我這樣一個驚喜。而得知成績後,我反而分外地淡然,自知追夢路上,應有所獲。

    萬幸,多年以來我未曾放棄自小便種下的文學之夢,并不斷向其中加入新的内涵與使命感。為此我毅然放棄了成績不差的理科,投入文科的學習,計劃日後進入大學攻讀漢語言文學專業。與當年渴望用文字書寫自己的靈魂而種下這一夢想之時相比,如今我還希望能夠為祖國的文化事業,為中國文化的傳承與發展,盡自己的一份力量。“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是被無數人傳誦的格言,也是我所在的國學社寫于展闆之上的理念。如今我的學養也許還不足以将這句話作為自己的人生目标,但正如我所背誦的《離騷》中所言,願上下求索,九死不悔。

 

同學眼中的宋佳骥:

胸涵筆墨,腹有華章,當年少時懷壯志;馮虛禦風,遺世獨立,于隐微處見真章。觀《書》而聽《韶》,循《禮》而誦《詩》,閑庭信步間唱一曲《山鬼》,提子成一盤縱橫天下,落筆書一卷篆隸金文。慎獨尚雅,克己修身。

—— 一年九班張啟軒

她博覽群書,通曉古今,是一個極富才學的女孩。對國學、文學的熱愛與求索精神使得篇篇佳作她可信手拈來。以古文作詩作文,她的天賦與熱忱令人歎為觀止。我始終認為,她如此擅長和熱愛國學、語文,必定源于她細膩豐盈的内心和靈魂。

——  一年一班王童

老師眼中的宋佳骥

博覽群書,對古典文學與古代文化深切熱愛,積澱深厚,流利背誦《離騷》376句。

——  指導教師陳曉紅

宋佳骥同學自高一上學期開始就是班裡的曆史課代表,選擇了文科後又繼續主動承擔了曆史課代表的工作。她是一個很熱心的孩子,在平日的工作中成為聯系老師和同學的紐帶,主動為同學們排憂解難。

她喜歡看古典書籍,酷愛曆史、國學。高一上學期的新年聯歡會上,她把離騷分成了若幹個部分,同學們随機點取某段内容,宋佳骥同學背對屏幕進行背誦,熟練度與準确度震驚全場,大家遊覽屏幕上文字的速度已經遠遠趕不上她的背誦速度了。

她每個學科的學業都十分優異,在剛結束的文科第一次期中考試中拔得頭籌,是個全面發展的孩子,在班裡起到了很好的榜樣作用。期中考試結束後,她以文言的形式寫的期中總結,其行文流暢,運用自如,讓人歎為觀止。

——班主任老師劉馳罡

 
一年九班田皓文同學感言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參加“中華之星國學大賽”的幾點感受

一年九班田皓文同學感言

 

    初知國學大賽成績時,我感到非常意外,畢竟這次考試的試題确實很有深度,自身也覺得發揮不是特别理想。是以能僥幸得到全國一等獎,實在是令我始料未及。

    回顧這次國學大賽,給我最大的感觸就是“青嫩文章不足誇,山外有山更為佳。”慚愧的說,在初中時代,我自認為自己在文史方面的知識是要勝過大多數同齡人的,但當我來到廿四,尤其是來到文科班後,我結識到了許多底蘊深厚,思想活躍,水平遠高于我的朋友,從他們身上,我真正領略到了自身的不足。而在國學大賽中,我也更加意識到了這一點。

    且不說那大名鼎鼎,早有耳聞卻又從未真正看過的《西廂記》,在古詩文填空的考察中,甚至出現了一些我平時連聽都未曾聽說過的文章,如清代姚鼐的《登泰山記》。這實在是令平日自诩學識淵博的我汗顔,再加上後面幾道令人捉摸不定的選擇題,走出考場後,我不禁感歎:還是才疏學淺啊。

    書讀得越多,就會覺得自己讀的書越少。中國傳統文化,五千年來傳承不息,國學典籍浩如煙海,即便是窮常人一生,怕也是難以盡覽。人生有涯學無涯,我們隻有不懈努力,方能初窺國學之門徑。

    說起國學的學習,其實最重要的是興趣,是對中華傳統文化的熱愛。隻有真正喜愛國學,對傳統文化感興趣的人,才能理解國學的美妙。而在最近,随着“知識大衆”的崛起和國家倡導文化自信所形成的氛圍,讓傳統文化再度成為了大衆交談中的熱門話題,電視上各類和傳統文化有關的綜藝節目也多了起來,如在寒假時火熱的《中國詩詞大會》以及之前的《中國成語大會》、《中國漢字聽寫大會》,這讓中華傳統文化為更多的人所注意。與此同時,這些媒體當中的傳統文化、國學知識也往往會出現另外一個問題,這個問題很典型,就是文化的平面化、符号化和知識化。

    所謂平面化,是指人們對國學經典,尤其是古典詩詞,不是去理解其背後隐含的真實意義,而是把它單純理解為優美和素養,借用南開大學文學院周志強教授的一句話“如果誰認為中華古代詩詞是優美的,那他對詩詞的理解可能還差着十萬八千裡”。再說符号化,現在随着國學的火熱,許多商業活動都會披上傳統文化的外衣,這其實是把傳統文化當作标簽來使用了。

    最後也是最嚴重的,是知識化。《詩詞大會》這類節目可能就會把傳統文化表達人生意義的部分徹底抹開,然後把它變成一些知識,能背多少數量的詩詞,成為人們的關注點,這種知識化令傳統文化丢掉了意蘊和内涵,失去了真正的魅力。

    所以,“中華之星國學大賽”在這兩年的适時召開,對青少年理解國學,真正理解中華傳統文化是有很大幫助的,它不僅考查你熟記中華經典的多少,更考察對國學内涵的理解,更能激發出青少年學習國學的熱情和信心。

    《莊子》有言“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對于我,對于每一個人來說,學習國學的意義絕不僅僅是一次獲獎,更是對自身内涵的提升和靈魂的升華。對于我來說,現在我所了解的不過是國學的冰山一角,前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123

 

333

XML 地圖